Quantcast
Channel: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6

甘做写作甜蜜的奴隶(发2013年《福建教育》第14期)

$
0
0

作为中学一线教师,却不可救药爱上写作。幸,抑或不幸?

我不知道。我只知道,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,我便开始穿梭于荆棘丛生的文字之路,痛并快乐着。

20023月那个草长莺飞的春天,我背起行囊,告别家乡,独自踏上开往福州的火车。毕业十年,我以在读教育硕士的身份重回师大。我又可以跟梦里师大厮守两年之久。

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早晨。校园的迎春花一如既往,从图书馆边的矮墙泻下长长的枝条,以一种暄腾的鹅黄在欢呼我的归来。长安山,相思树,还有那株令人魂牵梦绕的紫地丁花。岁月依旧,时光静止。那一刻,我清晰地听见血液汩汩流淌的声音。少年时期深埋心底的文学梦,在这个清冽的微雨的南国春天,喷薄了。

当晚,我翻开崭新一页,写下时隔十年之久的第一篇日记。

这样,偶然地,我捡起久违的笔,开始涂抹心情。

而与网络结缘,在电脑上码字,则得益于当时师大的一个老师。他在课堂上对网络写手安妮宝贝毫不吝啬的赞叹与追捧,令我对这个神秘女子产生浓厚兴趣。那段时间,我搜索安妮宝贝的所有作品,仔细品读,反复玩味,沉溺其中一发不可收。我还撰写相关论文,完成该老师布置的作业。安妮宝贝妖娆诡异的文字让我爱不释手。艳羡之余,我蠢蠢欲动,注册一个ID“想飞的鱼”,开始以飞翔的姿势,出没于各大论坛,断断续续写下一些文字。时间久了,我与论坛许多朋友熟悉起来。我们谈人生,谈写作,谈梦想,不亦乐乎。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,日子美得不真实,有云端飞翔的感觉。网络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,让我知道,现实之外,还有一个神奇辽阔的网络世界。

两年读书生涯结束,我离开师大重返讲台。作为年轻教师,教学任务重,心理压力大,我不可自拔地却恋上敲击键盘时心无旁骛的酣畅。通常这样,备完课,或改完作文,或批完试卷,已是夜深如水,我怀着嘉奖自己的心情,端坐电脑前,十指翻飞,像一尾鱼游弋在无声的文字里,开始冗长细絮的诉说。

时常会想,如果没有写作,我的人生会怎样?多年来,我一直在用文字安抚躁动的灵魂。自认为是一个不肯安分的人,不甘平庸,不愿被生活招安的人。同时又是一个天性懦弱敏感,内心杂草丛生,荒芜苍凉,总在与自己纠结的人。我需要独处,与自己的灵魂对话。我把文字看做是对人生的修复。我需要不停地写,不停倾诉,才能摆脱与生俱来的恐惧感,才能面对这个暗流汹涌危机四伏的现实。因此最初的文字都是心情日记,小情小调,小女人情怀。可这样的东西写多了,看的人多了,评的人多了,难免心生羞愧。人都有羞耻之心,要把最真实本真的一面袒露于世,非得有一番勇气。回想起来,之所以能把写作坚持下来,能让小女人式的抒情得以继续,要感恩于网络上那些未曾谋面的朋友。

记得当我对自己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的诉说感到厌倦时,论坛有个私下从未交流过的叫“陌上青梅”的女子,突然贴出一篇《别样女人》,她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在评论一尾想飞的鱼。她说:“这些可爱的女人,那么真实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顽强,美丽。她们始终在寻觅至善至美,即使在爱与痛的边缘,仍苦苦寻访灵魂的归依。她们看重自己,热爱生命,放纵地宣泄内心情感,活得自我,率真,洒脱。”看到这样的文字我心不由一惊。原来在他人眼里,自己亦有闪亮的一面,不可这样妄自菲薄呀。陌上青梅的话使我感到一股来自文字的力量,让我有勇气继续走下去。还有一个叫“知言”的朋友,一个从容睿智的大学教授,在十年的网络交流中,她给过我无数的智慧与启迪。在我写作陷入困境,软弱动摇,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她随意的一句话,都令我茅塞顿开,重振旗鼓。记得在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漫漫夏季,我都在疯狂地思考人生,都在拷问灵魂。系列日记《八月飞花》记录着我每一天的思想动态。她在后面跟帖,一次又一次,非常真诚与赞许。她告诉我,于我而言,写是一种心灵的成长,文字的好坏无关紧要。可以说,是知言让我把这个帖子坚持写完,直至完成某种意义上的蜕变。

在我筹划出本集子时,我曾请“知言”写几句话,她说:“我向来不以文字为然,即使粗陋,亦同情、关注内中的那一个‘人’。我喜欢从文字中,一眼看到那‘人’的骨子里,是臭味相投,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。这些年,阑珊人的文字在渐变。我想,这既是她在文字上的努力,更是她的努力。”这些话,闪电般击中我的要害,道出真实的我。文字真的会让人成长。

有人惊讶,中学老师事务繁琐,为何我还有闲情将写作进行到底。其实,我要感谢写作,它使我获得力量,获得新生。当写作成为一种常态,长时间不码字,我就感到压抑,感到窒息。连女儿都笑话我患了强迫症。而当忙里偷闲,码下一坨东西后,好像从层层淤泥当中挖一个小孔,令自己苟延残喘。我用这种方式来对抗现实的繁重乏味,让心得以空灵,保持生活的新鲜与激情。

如果说网络为我打开一扇窗,让我看到外面的精彩,那么与文友面对面交流碰撞,则为我敞开一道门。参加笔会,结识文友,让我从自怜自艾的“小我”中走出,接上地气,踏进真实温暖的土壤。

我原本在时间的罅隙里,默默坚守,唱着属于一个人的歌。然而,歌声还是从心底流淌出来。作为学校文社的指导老师,我于2005年加入龙岩市作家协会。2007年,在文友极力撺掇下,我以“阑珊人”的笔名开始投稿,一些小文陆陆续续见报了。2007年是我写作路途上的一个里程碑。从2007年始,我不断受到邀约,笔会采风,采访约稿。从县级采风开始,到市级省级,直至全国性大型文学笔会。我马不停蹄地奔走,新奇,喜悦,感奋,春天的花,夏天的风,秋天的月,冬天的雪,在领略大自然的雄伟美妙之余,写作亦有了源泉。近几年写的散文《圆润》、《千年之约》、《一座山的疼痛与坚守》等,均获得好评。2008年我应邀担任县文联主办的《客家文学》执行主编后,有更多机会接触来自四面八方的文人雅士,得以增长见识,拓宽视野,开阔胸襟。在与文友的交流切磋,从中汲取智慧,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亦发生变化,早年性格当中的悲观因子,不知不觉淡化了。我变得快乐开朗,写作水平也得到提升。

接上地气之后,我开始尝试写各式各样的东西。小至总结发言、演讲稿,大到人物专访、通讯报道等。所有这些,我都以一个语文教师近乎苛刻的认真严谨,尽善尽美完成。我把每一次机会每一种尝试,都当成挑战。有时为完成一个约稿,常常搜索枯肠寝食不安。而一旦鼓捣出来,胜利的喜悦就会瞬间湮没了我。

这里举一个例子。今年三月,我完成一篇《人间自是有情痴》人物专访,报道我们县匾额专家杨芳女士。这是我有生以来写得最为辛苦的一篇。杨芳女士收藏研究匾额在业界颇有名气,此前各种媒体已做大量相关报道,要想写出新意谈何容易。为了这篇文章,我可谓是“为伊消得人憔悴”。经过反复斟酌考虑,我决定从个人感情角度切入,以一个好友的眼光来写。上万字的图文并茂的文章出来后,得到大家肯定。

当然,很多时候,写作也会陷入“瓶颈”。所谓无知者无畏,随着交流的深入,视野的开阔,尤其参加全国性笔会后,见识了诸多大家,相形见绌,我对文字产生敬畏之心,愈发不敢轻易下笔。我知道,自己痴迷有余,天分不足,这辈子怕是写不出像样东西来,只是深陷其中,欲罢不能了。

人生苦短,老病相催。人到中年,或许,只有不停码字才能排遣岁月给我的紧迫感。

作为语文老师,写作给予我的回报,是始料不及的。多年的写作历练,与文友交流对话,视野打开了,人变得自信了,驾驭课堂能力得到提升。尤其作文教学比较得心应手。譬如我常写“下水作文”,以身作则,激励学生写好文章。我还教导学生,好文章必定是文字干净有韵味的。一篇错字连篇的文章,即便立意再好,材料再新,也给人不舒服的感觉。受我的影响,学生也很重视炼字。

写作给予我教学上的馈赠,还在于一些意想不到的神奇。

一次,讲现代文阅读技巧。那篇被怂恿去投稿的小文,后来发在《扬子晚报》上,有人给设置成现代文阅读题,发在网络上,被我无意中搜索到。我就以它为例,一来亲切,二来关乎主旨思路等,胸有成竹。第二天我在梳理文章思路,分析答题技巧时,学生表现平平。当我宣布作者是本人时,学生惊讶不已,连声欢呼,热烈鼓掌。那种待遇,令人有“明星”的错觉。我又想到学生文体感偏差,索性把该文第一第二稿也亮出来,进行对比鉴别。这下他们目瞪口呆了——定稿与前二者判若两人。这样,我至少达到两个目的,一是明确记叙文的写法;二是告诫学生,写作要苦心经营,精益求精。课上完了,大家意犹未尽,我亦感到从未有过的酣畅淋漓。

一个人与文字结缘,冥冥之中,似乎是上天安排好的。从网络写作开始,我就怀揣一个隐秘的文学梦。20116月,一本记录心路历程的散文集《想飞的鱼》出炉了。20125月,我被福建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。

培根说过,习惯真正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,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。那么好吧,这辈子,我注定要成为写作甜蜜的奴隶。

(该稿为原始稿,刊发时《福建教育》小谢老师飞针走线,在内容和结构上做了许多缝合,再此谢过)


 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  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  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6

Latest Images

Trending Articles



Latest Images